科学 | 全部课程 ↓ |
西游记
一、题材简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
二、作者简介
吴承恩 (明代)
生于1500年(山阳县) 逝世于1582年(现代的江苏省)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明代杰出小说家。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于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他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述。代作有《西游记》、《禹鼎记》、《射阳集》、《春秋列传序》其中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
三、《西游记》创作背景
作者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这时候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加上作者本人从小聪慧,却在科举制度屡屡受挫。这些人生的经历与《西游记》表达的内核很契合,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原因。
四、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以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和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一起辅佐唐僧西天取经(唐僧为唐太宗义弟,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他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达到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的精彩故事。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五、精彩章节介绍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怒打假国仗
六、妙语佳句
1、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2、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3、会家不忙,忙家不会。
4、健安思骏马,滴泪思亲人。
水浒传
一、题材简介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 [1] (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代表作品有《水浒传》。
三、《水浒》创作背景
施耐庵因避战乱迁此隐居写《水浒传》。据民间口碑,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平江(苏州)称吴王,聘施耐庵为军师,后张士诚降元,施耐庵屡谏不从,因而弃官去江阴祝塘东林庵坐馆。朱元璋发兵围攻平江,战乱波及江阴,施耐庵想起先后曾任松江同知和嘉兴路同知的好友顾逖是兴化人。那里地方偏僻,四周环水,交通不便,一向有“自古昭阳(兴化别名)好避兵”之说,于是特意差人给顾逖送去一封信,并附诗一首:
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指昭阳,兴化古称)好住家。
愿辟草莱多种树,莫教李子结如瓜。(当时民谣:“李生黄瓜,民皆无家”)
顾逖见信后,马上给施耐庵回信,欢迎他来兴化避难。信中也答诗一首:
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送一笑旧同寅。
此间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
施耐庵接信后,将大弟彦明留在苏州原籍,带了续娶妻子申氏、二弟彦才和门人罗贯中,冒着烽烟,渡江北上,先在兴化顾逖家中暂住,而后由顾逖相助,在兴化以东人烟稀少的海滨白驹场购置了田地房产,在这里隐居著《水浒》,施耐庵结识了许多农夫和盐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故事,成了他创作的素材,经过再创造,以惊人的艺术才能,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108将豪侠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五、精彩章节介绍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二十二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六、妙语佳句
1、恩仇不辩非豪杰,黑白分明是丈夫。
2、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
3、有力使力,无力斗智。
红楼梦
一、题材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二、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出生于江宁(今南京)
三、《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总共做了58年的江宁织造。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接驾的阔差。曹雪芹生长在南京,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繁华的贵族生活。但后来家渐衰败,雍正六年(1728年)因亏空得罪被抄没,曹雪芹一家迁回北京。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第一段“作者自云”即是曹雪芹自序。在这篇自序中,曹雪芹以真实身份出现,对读者讲述写作缘起。据他自述,他是依托自己早年在南京亲历的繁华旧梦而写作此书。因流落北京西郊,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猛然回忆起年少时家里所有的女孩儿,觉得她们的见识才气远远超过自己,不禁深自愧悔。
四、内容简介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五、精彩章节介绍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六、妙语佳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宝钗)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
三国演义
一、题材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二、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四、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于黄巾兵起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曹操)、蜀汉(刘备)、东吴(孙权)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的历史故事。
五、精彩章节介绍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草船借箭、 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之战、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三顾茅庐、舌战群儒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秋风五丈原
六、妙语佳句
1.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2.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3.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
4.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6.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7.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8.汉朝无起色,医国有称平;立誓除奸党,捐躯报圣明。极刑词愈烈,惨死气如生。十指淋漓处,千秋仰异名。
9.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10.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同戮!
11.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12.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13.刘备,人中之龙也,生平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
14.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15.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16.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18.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9.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20.三分虽然天数定,神机妙算亦刻图;倘若当年奉孝在,岂容西蜀与东吴。
21.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22.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23.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24.死不可怕,死是凉爽的夏夜,可让人无忧的安眠。世人,昨日看错我曹操, 今日又看错了, 也许明日还是看错。可是我, 仍然是我, 我从来不怕别人,看错我
25.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6.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27.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28.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骓推倒立封疆。天子懦弱奸邪起,宗社凋零盗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凄惶。
29.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30.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31.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2.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3.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34.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35.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3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37.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3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百科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平台只做公益分享,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本平台,立即删除。
别忘了文末【点赞】和【在看】
哟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整套资料点击阅读原文
.